close

 

老師  

 

 

心情雜談:

回想美佳老師在國小五年級的時候,遇到一位非常優秀的老師,教學也是具有十幾年的有經驗老師。有一天在上數學課,那位老師在講解20公里的路程上,每3.5公里要放置一個路燈,總共要放幾個路燈的數學問題(現在想起來,真的是超簡單的問題)。老師急速地念完了,詢問大家有沒有問題?

當時升學競爭激烈的年代,在老師上課前,大部分同學都已經課前補習,所以每次上課學校老師都是快快帶過,

因為大家幾乎沒有問題,或是還是不敢詢問狀況外。當時小小的我,秉著"不懂就發問"的精神,因為我並沒有參加課輔班,很勇敢的

舉了手,詢問了老師心中的疑惑。印象很深刻,當時的老師,用了同一句話,講解2次,完全沒有換句話說,結論當然是....我...

不...懂。

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告訴了我一句話,"你的腦子就像是水泥一樣硬梆梆,講了那麼多次,怎麼還是不懂,真的是理

解力有問題?!"留下了全班對我哄堂大笑的印象跟羞恥。從此以後數學就是我的一生罩門的結果。

在升大學時,除了數學外,其他科目的分數都還OK,升學時也是想也不想得就選了文組,為什麼呢?

因為打從國小五年級起,我再也提不起信心跟興趣再去面對它,縱使是簡單的小小數學題目,也是會心深害怕,總是回想到那一

段。但是以當時的年紀為什麼不懂,老實說我也不清楚,或許是當時學習年齡發展跟班上同學有所差異吧。

畢業後出了社會工作幾年後,對於教育體系中"分數至上"而定義每個學生,在學校中從小就被定位,能拿高分就是前段,成績普

普就是中段,成績差就是後段,當然也就影響在"班上的發言權跟活動種種"。不可諱言的是,確實在教授日文之後,對於學習力

理解力好的學生,老師是教的比較輕鬆。但是舉凡現今社會上所謂的"成功人士",都是往日班上的資優生群嗎?

成績好=未來一定能夠出人頭地? 似乎不是一個等號。

在教學中,強調因材施教,了解學生的個別特性,盡所能的去支援學生,讓來上課的同學們能在一段時間內興趣引導出學習日文的動機而不會產生排斥,這樣支持學生下,讓學生未來的發展無限大,機會多而勇於追求自己所想要的未來。

 

現在在教授日文時,常常會想起自己小時候求學的那一段經歷。常常問自己什麼要怎麼樣才能當個好老師呢?能盡力幫到學生的部分?

 

 

"好老師到底是什麼呢",美佳老師認為教學相長,讓自己永遠歸零,讓同學對於學習激起自動自發學習的

精神態度,幫助任何對日文有興趣的同學,不論年齡跟工作,對每個同學用心教導,才是創立"美佳日本語"宗旨。

 

希望來參加美佳日本語的同學們,不會再有像老師過去不愉快的學習經歷。

但也感謝過去那一段求學經歷,對於理解力較慢的同學,或是語言不拿手的同學會有更多的同理心去教導!

希望大家都能在老師的園地裡有收穫跟愉快的學習經驗喔~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美佳日語 的頭像
    美佳日語

    新竹日文家教 [美佳老師的部落格 ] 五十音到中高階文法/日文檢定考/兒童日語

    美佳日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